幼儿英语 学英语,练听力,上听力课堂! 注册 登录
> 幼儿英语 > 幼儿英语学习方法 >  内容

美国早教:当妈妈这几年,你可曾有过羞耻感

所属教程:幼儿英语学习方法

浏览:

2022年02月23日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方便学习和分享

当妈妈这几年,你可曾有过羞耻感

我的同学A,和我分享过一个自己的故事。她说自己每次参加家庭聚会或朋友聚餐,只要带着孩子,她就特别紧张。因为孩子稍微有些“熊”,她就会情绪失控。虽然她知道,有时候孩子可能是因为坐久或累了才表现出一些不好的行为,但她就是忍不住,因为她怕亲戚朋友觉得她没带好孩子,觉得她是个失败的母亲。

我和同学A分享了我自己的一个故事。小D出生后肌张力低,我无法直接喂她吃母乳,需要吸出来放在奶瓶里给她吃。有过这样经历的妈妈都知道,无论多好的吸奶器,无论多频繁地吸奶,到后来奶量还是会越来越少。因此,小D在不到矫正1岁时,就不得不开始喝配方奶。那段时间,只要家里来客人,我就会把奶粉罐藏起来。在小D1岁体检时,我终于忍不住了,我跟小D的儿科医生(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认罪”。她笑着告诉我,大家都很忙,其实你并没有那么重要。即使当下有人对你评价,那也只不过是他自己的认知。因为养育孩子的过程,本来就是个人的一系列选择构成的。

我当时感到释然的,并不是她对于我无法喂母乳的宽慰,而是她说的“即使当下有人对你评价,那也只不过是他自己的认知”。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和我的同学A一样,觉得养育孩子需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果有人说孩子瘦了,我们就自责没有养好孩子;如果有人评价孩子表现不好,我们就反思自己对孩子没教育好;看到其他孩子已经可以顺利地说话了,而自己的孩子还是两个字两个字地往外蹦,我们就会觉得,为什么自己做全职妈妈孩子还表现得这么差呢?其实,这些都是当妈的羞耻感在作祟。

其实每个人都有羞耻感,它是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很私密的情感,它不像开心或难过那么明显。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谈论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但很少有人会谈羞耻感。

我努力地去迎合这个世界,去展示这个世界想看的东西,当我发现自己无法做到时,我就选择隐藏;我常常自我怀疑,当别人说一点点关于我孩子的事情时,我就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我无法忍受任何意见,因为针对我行为的所有意见都会让我觉得是对我的指责。我选择不去社交,我选择逃避。

男性和女性处理羞耻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女性来说,羞耻感就是“一张大网,是我们的紧身衣”,体现在事无巨细的日常点滴里。当女性做了母亲后,对我们最亲密的人——孩子的行为和评价,也会激发我们内心的羞耻感。面对别人对我们和孩子的每一个评价,我们会有意无意地去强化自己的羞耻感——我不是个好妈妈,我从小到大一事无成,我一直很失败。

文章开头分享的两个故事中,不管是我,还是我的同学A,都深受羞耻感的影响。羞耻感和内疚感不同,内疚是因为我们做了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情,比如因为吼叫了孩子而感到内疚。内疚感指向的是分享和改变,而羞耻感指向的是逃避和隐藏。如果说内疚感是“我做错了一件事”,那羞耻感就是“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羞耻感和人的某个行为无关,更多的是源于我们对自己存在状态的接纳度和满意度太低。当我们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没有安全感时,就会感到羞耻。羞耻感的根源是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因此我们不值得被爱。

谈恋爱时,你早上兴高采烈地给男朋友发一条短信,说:“我想你了,我们今晚出来吃饭吗?”然后你就开始等,等到下午男朋友才回了一条:“可以,时间?地点?”如果这时你潜意识的羞耻感在作祟的话,你就会开始质疑:他是不是不够爱我?他回复这么简单,是不是在敷衍我?

当妈妈以后,这样的情绪会出现得更加频繁。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觉察,就会出现行为上的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逃避型,最好不见人,我不想理他们,全世界都不理解我,所有的人都在和我作对;另一种是进攻型,只要有人评价我的孩子或我的教育方式,即使真的是好意,我也立马回击,绝不手软。还有一类人会把自己的进攻转向孩子,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父母的脾气会变得特别暴躁,他们把孩子的行为投射到自己身上,并因此感到羞耻,进而又把这份怒气转嫁给孩子。

每个人的行为都只是情绪的外在反应,甚至很多浅层的情绪,比如焦虑、害怕、脆弱等,常常都受到更深层次的情绪的影响。因此,要想管理自己的情绪,要想内心更加强大,光靠喊口号是没有用的,而是需要我们先认识隐性的情绪,和自己的羞耻感握手言和。

心理学里有个著名的“ABC理论”,A是触发事件,也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别人对我们的评价;B是我们面对评价时的信念;C是我们面对这些评价的情绪反应。很多时候,不是A导致了C,恰恰是我们用自己的认知在解读A时产生的信念,也就是B,导致了我们的应激反应C。

有了这些觉察后,当再次遇到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时,记得把“评价这件事”和“评价我这个人”区分开来。当别人说“你太宠爱你家孩子”时,你可以试着问一下自己:“她为什么这么说呢?哦,原来是孩子没有跟她打招呼。”而孩子不打招呼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是孩子怕生,也许是孩子刚睡醒在闹情绪,等等。想明白这些后,我们就知道,别人评价我“太宠爱孩子”,其实只是针对“孩子今天没打招呼”这件事,并没有评价我做妈妈的这个角色。

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内心的羞耻感会让我们不自觉地进入情绪的恶性循环,于是你就会认为“我真的没带好孩子,其他人的孩子都很有礼貌,我家孩子真的很没礼貌”“你凭什么这么说我孩子?你随便让我孩子跟你打招呼才是你的错”。很多时候,也许只是路人甲的随口一句话,就破坏了我们一整天的好心情,我们甚至还会因此迁怒于孩子。

归根到底,羞耻感连接着我们的过去。无论是别人对孩子行为本身的评价,还是对孩子的评价,它触发的其实是我们自己的过去,“我曾经没被好好地接纳,我从小到大都被认为不够好”。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但我更想说的是,有了孩子后,其实可以帮助我们与原生家庭和解,并治愈自己。孩子的行为会引起我们的感情波动,如果我们愿意真诚面对,愿意追根溯源,就可以看到自己心里“那个受伤的孩子”。

真正的强大,恰恰就是敢于承认自己的软弱,敢于面对自己曾经受到的创伤。

当妈妈以来,我一直在觉察自己内心的这份羞耻感,当小D生病时,当别人给我育儿意见时,当别的孩子能做到,小D却做不到时,当在超市里小D因为要一罐饼干而躺在地上打滚时……这份羞耻感就会浮出水面。

羞耻感让我无法去想:我的女儿怎么了?这种情景下,她需要我进行怎样的帮助?相反,我想到的是,我都全职带孩子了,还是没能把她照顾好。我的孩子怎么会这样,其他人都在看我。

其实,当我有了对于羞耻感的觉察后,我发现,那些所谓的“指指点点”,99%都来自我自己,而不是其他人,“外面没有别人,只有我们自己”。

正因为这些经历,我时刻提醒自己:育儿根本就没有一个完美的公式,而是由一个又一个的选择组成的。别人对我孩子的评价,不是否定我作为母亲的角色,只是对于我某个选择的不认同。孩子一个不好的行为,不是在对我做母亲的角色打分,因为即使是世界上最好的育儿大师,也无法100%有效地管教孩子。

也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我总是告诫自己:如果不是别人主动问及,我一定不要随意评价他人的育儿方式和别人的孩子。因为我深信,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个好父母,而育儿这件事本来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父母”,是一个永远会被评价的竞技场,真正的胜利是我们有勇气踏上这个赛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就足矣。


用户搜索

疯狂英语 英语语法 新概念英语 走遍美国 四级听力 英语音标 英语入门 发音 美语 四级 新东方 七年级 赖世雄 zero是什么意思中山市保利远洋领秀山英语学习交流群

  • 频道推荐
  • |
  • 全站推荐
  • 推荐下载
  •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