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 学英语,练听力,上听力课堂! 注册 登录
> 英语学习 > 英语学习方法 >  内容

英语学习: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所属教程:英语学习方法

浏览:

2021年08月04日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方便学习和分享

蔡典辉 黄丽燕

摘 要:在“终身教育”理念倡导下,“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近三十年来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近年来,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的出台以及近期各学校因新冠肺炎疫情延期开学等,外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问题得到更广泛的关注。本文从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影响因素、培养途径、能力评价及科研方法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厘清现状,指出努力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外语;自主学习能力;自主能力研究综述

*本文为通讯作者黄丽燕主持的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理论视角下的高考英语改革研究”(15BYY080)的部分成果。

引言

近年来在“终身教育”理念的倡导下,“自主学习能力”(learning autonomy)不断受到外语教育研究界的关注。McDevitt(1997)指出,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者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自主学习的概念原属于教育哲学的范畴,起源于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外语教学界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讨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Holec(1981)在其专著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中将自主学习能力定义为对自身学习负责的能力,由此,这一概念正式进入外语教学领域。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国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的成果被引入国内。

进入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的目标逐渐转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学习能力便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準(2017年版)》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探究式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前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8)。《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学习素养是高考考查的三大素养之一(教育部考试中心,2019)。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十分重要,这掀起了我国外语界对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的热潮。

本文在归纳多年来国内外关于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展望研究趋势,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内容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与要素、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等方面。

1. 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与要素

除了Holec的经典定义外,其他学者也从多个维度探讨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要素。Little(1991)从心理认知的角度将自主学习能力界定为三种能力:进行评判性反思的能力、作出决策的能力和采取独立行动的能力。Benson(1996)认为语言学习中的自主性是由三个层级的自我控制构成的,即学习管理、认知过程和学习环境。Benson(2007)还区分了语言学习中的狭义自主和广义自主,前者只将习得语言作为终点,而后者则将其作为途径,其终点是自我解放、实现人的潜能。我国学者张殿玉(2005)从内外环境交互观出发,将外语自主学习概括为学习者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协调统一的结果,外部环境由教师、教学设施和学习材料构成,内部环境则指学习者的态度和能力。郭文娟和刘洁玲(2017)从学习策略角度提出,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情境中自觉主动地使用一系列复杂的认知策略(如反思与批判性思维等)与非认知策略(如合作及目标管理等)解决复杂问题,进而达成各种个体及社会性的发展目标的能力。

虽然不同学者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解读角度不同,但这些角度并不冲突。现有的研究大多强调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包含多种学习行为、多因素交互影响的学习能力,受到学习者的内在意识和外部学习条件的双重驱动。狭义而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是实现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广义而言,其目的不仅在于实现个体的终身发展,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

Zimmerman关于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研究影响最为深远。Zimmerman(1990)指出,自主学习包含内在的自主、行为的自主与环境的自主三个方面。其中影响“内在的自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已有知识、元认知过程、情感因素等。“行为的自主”主要受到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种因素的影响。这两者都是与学习者的个人因素有关,而“环境的自主”主要指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外部环境因素。此外,近年来自主学习模式下的教师作用也受到了普遍关注。以下将具体归纳关于学习者、教师以及外在环境这三种重要影响因素的研究。

(1)学习者因素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更多地聚焦于学习者内部。尹华东(2014)指出,内部因素的研究占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总数的70%。纵观学习者因素方面的研究,学者们主要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和访谈对影响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自身因素进行分析。Chan(2001)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态度、期望及对学习者自主的理解等。Spratt等(200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动机是促进学习者自主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我国学者也对中国外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意识等进行了大规模调研,比如《中国外语学习者自主意识分析》(戚宏波,2004),《英语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研究》(李秀萍,2006)等。

(2)教师因素

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学习者自我封闭学习。何莲珍(2003)明确指出,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没有存在的必要,恰恰相反,教师在学习者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教师如何在自主学习实践中发挥作用。Benson和Voller(1997)调查发现,教师在定期向学生提供帮助并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相关研究多聚焦自主学习中教师角色、教师介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如江庆心,2006)等方面。近年来,教师信念与自主学习的关系不断受到关注。Borg和 Al-Busaidi(2012)指出,教师对自主学习所持的观念会影响到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刘熠和许宏晨(2018)采用混合方法研究发现,高校英语教师一致认可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但对具体实践中如何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较为模糊。

(3)外在环境因素

束定芳(2004)认为,外部环境(如教学设施和学习资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态度和能力的保证。目前对外在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在狭义层面上对学习者所处的学习环境的研究,二是在广义层面上对学习者所属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研究。此外,近年来研究者们日渐关注网络环境下的外语自主学习。陈美华(200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相关内在要素进步更明显,学习成果相对较好。关于文化环境因素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学界的观点一直存在分歧。AlAsmari(2013)在沙特阿拉伯进行研究后发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较难开展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认为学生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但Littlewood(1999)指出,自主学习的概念只适合于西方背景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我国学者郝钦海(2005)通过调查也发现,东方文化倡导的群体合作理念与自主学习并不抵触。鉴于文化环境的复杂性,自主学习能力的文化适应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Benson(2001)认为,只要给予恰当的条件和充分的准备,缺乏自主性的学习者的自主能力是可以得到培养的。由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上述影响因素密不可分,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与策略的多数研究也主要围绕学习者、教师、社会环境三个层面展开。

(1)学习者层面

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魏玉燕(2002)认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中心,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日记周记、设計调查问卷、面谈、制订“学习者合约”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意识。刘炜(2006)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讲座、问卷调查等形式帮助学生尽早了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心理,明确学习目标,从而促使学习者走向自主学习。

② 培训学习策略

语言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许多研究者发现训练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Wenden(1998)认为,元认知策略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学习者运用元认知策略监控、管理或评估自己的学习。我国学者王笃勤(2002)经过一学年的实证研究,发现策略训练能有效丰富学生元认知知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能力的提高与学业成绩的进步大致呈正相关。

(2)教师层面① 创新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不适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不少研究者进行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王新(2007)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基于问题的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刘炜(2006)认为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渗透法和示范法培养学生学习的策略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 加强教师的学习者自主信念

教师对自主学习的信念直接影响其教学理念,从而制约或促进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Little(1995)认为,教师如果不了解什么是自主性学习者,他们就无法促进学习者自主。项茂英和邬易平(2016)通过对高校外语教师学习者自主信念的调查,建议教师要加强学习者自主理论系统性学习和学习者自主信念反思,提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社会环境层面

① 建设自主学习中心

随着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自主学习中心应运而生。Sheerin(1991)认为,自主学习中心为学习者提供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良好环境。徐锦芬和占小海(2004)指出,国外和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已经建成了不少专门的学习中心。但在我国内地,已建成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高校并不多,且缺少相应的专职教师和系统的运作方法,更没有和学生的评估挂钩。因此,我国自主学习中心建设和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②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借助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来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已成为外语教育教学的趋势。Zainuddin & Perera(2017)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自主学习技能的提高,并且对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有积极影响。陈青松和许罗迈(2006)认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具优势,但目前网络课程的智能化程度不高,大部分练习都是客观题,不适合培养学生的产出能力。因此,全社会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建设,在课程中增加开放性练习的比重,提高自动批改的智能化程度。罗莎(2016)结合自主学习和联结主义理论,构建了MOOC环境下的外语自主学习模式,强调多元互动的外部环境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态度和能力的保证。

4.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

能力是一个程度概念,有水平高低之分。因此,探究如何解决自主学习的测量及评价问题也是研究者的重要任务。

(1)自主评估

Hedge(2002)认为,自主评估是一种灵活的学习工具,自主评估材料往往同时又是语言学习材料,能帮助学习者学习语言。李静(2006)介绍了当今国际上流行的几种主要的自主评估工具和自主评估材料,包括学习者档案(learner profile or portfolio selfassessment)、学习者日记(learners diary)、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项目清单(rubric)和量表(checklist) 等。

(2)自主学习能力的量表编制

在外语自主学习研究领域,一直有学者尝试编制测量学习者自主能力的量表,以便为自主学习实践和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Confessore & Park,2004)。不同文化和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自主条件和能力表现往往有所差异,因此我国学者也开始编制适合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胡杰辉(2011)通过编制包含主观意志和客观能力两个维度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问卷与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包含二维、四项、八因子的外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模型。林莉兰(2013)随后指出,胡杰辉对量表相关程序的因子分析或验证还可进一步加强,进而提出了包含能力、心理和行为三维构念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概念模型,并编制了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研究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理想的效度,其不足则在于量表主要依据学生自陈式的描述,全面性、客观性有所欠缺。

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外的纯理论的研究数量大大减少,实证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这与高吉利(2005)等的综述所提到的情况截然不同。国内的相关研究最初以思辨性研究为主,但近年来实证研究逐渐取代思辨性研究。目前国外相关实证研究进入了新阶段,开始更多地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质性研究方面,国外研究者使用了诸如行动研究、人种志研究、叙事法、自传及生活史研究等国内研究相对较少使用的方法来研究学习者自主以及教师自主。

2.研究对象

在研究对象上,尹华东(2014)发现,学习者自主研究的研究对象以学生为主,还没有基于教师角度的相关实证研究。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已经开始关注学习者自主环境下的教师角色和教师信念问题(如黄敏& Bond,2018),研究对象类型正不断拓宽。就学习者这一研究对象而言,目前已有的研究侧重于普遍意义上的学生群体和大学生,缺乏对中小学生这一重要外语学习群体的研究。现有的少数关于中小学生外语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主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刘宏刚、李彦2008)和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效果验证(耿菲,2012),也缺少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

研究不足与展望

尽管30年来,国内外对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但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值得未来继续深入探究。

1.周期较短的静态研究居多,周期长的动态研究较少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以周期短的静态研究为主,只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即时的评价,缺乏后续的跟踪调查。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个长期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短期内的研究成果可信度相对不足。未来的研究除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还应更加注重周期較长、难度较大的动态研究,如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规律研究。

2.研究对象分布不均衡,尚未涵盖各类外语学习者群体

由于大部分研究人员属于高校教师,目前的实证研究的对象就主要集中于大学生群体上。但自主学习能力不单单是大学阶段才应具备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都需要尽早培养,才能水到渠成。当前翻转课堂的盛行、网络课程资源的普及也为中小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未来的研究要进一步关注中小学生等尚未覆盖的学习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3.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视角单一,影响测评的信度和效度

由于研究者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构念分歧较大,目前已编制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工具往往学理依据不足、视角单一,不具备较高信度和效度。未来的研究在评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除了采用量表外,还应运用一些质性研究工具,如行为观察框架和访谈框架、档案袋等,通过多渠道的数据相互印证,增加评估的客观性和有效性。此外,研究者还要进一步转变测评价值取向,由静态测量转向动态评估。自主学习模式下测评的目的应转向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我国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自主学习评价观和测评体系,推动学习者自主理念下的评估制度的变革。

4.对实践中开展自主学习的问题探讨不够,缺乏对教学实践的有效指导

陈冬纯(2006)指出,自主学习的开展在实践中似乎出现了盲目的趋势。目前国内也尚未形成一种能够有效指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践的模式。因此,未来的研究要进一步关注实践中开展自主学习活动的困难及应对措施,才能为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行动研究将是未来进一步解决自主学习能力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而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手段。

结语

自从课程改革倡导学生的主动式学习方式以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一直是语言教学与研究关注的热点。在当前疫情的形势下,线上教学的推行又引发了诸多对如何保证学生居家学习的自主性,如何把握契机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等方面的思考。展望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外语自主学习研究将不断深化研究内容,探讨时代发展下更多与自主学习相关的影响因素,同时将进一步拓宽研究对象至中小学学生群体,并基于线上教学实践中的困难进行一系列指导教学实践的研究。

参考文献

Al-Asmari, A. 2013. Practices and Prospects of Learner Autonomy: Teachers Perceptions[J].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3): 1—10

Benson, P. 1996. Concepts of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A]. In Pemberton R. et al. (Eds). Taking Control: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Benson, P. 2001.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 NJ: Pearson Education.

Benson, P. 2007. Autonomy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J]. Language Teaching, (1): 21—40

Benson, P. & Voller, P. 1997. 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M]. London: Longman.

Borg, S & Al-Busaidi, S. 2012. TeachersBeliefs and Practices Regarding Learner Autonomy[J]. ELT Journal, 66(3): 283—292

Chan, V. 2001. Readiness for Learner Autonomy: What do Our Learners Tell Us?[J].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6(4): 505—518

Confessore, G. J. & Park, E. 2004. Factor Validation of the Learner Autonomy Profile (Version 3.0) and Extraction of the Short for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1): 39—58

Hedge, T. 2002.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Holec, H. 1981.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

Little, D. 1991. Learner Autonomy 1: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M]. Dublin: Authentik.

Little, D. 1995. Learning as Dialogue: The Dependence of Learner Autonomy on Teacher Autonomy[J]. System, 23(2): 175—181

Littlewood, W. 1999. 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J]. Applied Linguistics, 20(1): 71—94

McDevitt, B. 1997. Learner autonomy and the need for learner training[J].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16): 34—39

Sheerin, S. 1991. State of the Art: SelfAccess[J]. Language Teaching, 24(3): 153—157

Spratt, M., Humphreys, G. & Chan, V. 2002. Autonomy and Motivation: Which Comes First?[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6(3): 245—266

Wenden, A. 1998. Learner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utonomy[M]. London: Prentice Hall.

Zainuddin, Z. & Perera, C. J. 2017. Exploring Students Competence, Autonomy and Relatedness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Pedagogical Model[J].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43(1): 115—126

Zimmerman, B. J. 1990.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n Overview[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5(1): 3—17

陈冬纯. 2006. 试论自主学习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定位[J]. 外语界, (03): 32—37

陈美华. 2007.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要素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03): 33—36

陈青松, 许罗迈. 2006.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网络化外语自主学习[J].外语界,(06): 16—23

高吉利. 2005. 国内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状况分析综述[J]. 外语教学, (01): 60—63

耿菲. 2012. 中学英语课堂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培养的实证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05): 6—9

郭文娟, 刘洁玲. 2017. 核心素养框架构建:自主学习能力的视角[J]. 全球教育展望, 46(03): 16—28

郝钦海. 2005. 影响学习者自主的社会文化因素及其启示[J]. 外语界, (06): 39—46; 81

何莲珍. 2003. 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04): 287—289

胡杰辉. 2011. 外语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基于二维模型的量表设计[J]. 外语界, (04): 12—17; 35

黄敏 & Bond, F. 2018.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教师信念与教师行为的视角[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02): 57—64

江庆心. 2006. 论教师介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J].外语界, (02): 10—15

教育部考試中心. 2019.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静. 2006. 建设语言自主评估材料提高语言自主学习能力[J]. 外语界, (03): 60—65; 71

以上有关英语学习: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的内容,来自《英语学习》杂志。


用户搜索

疯狂英语 英语语法 新概念英语 走遍美国 四级听力 英语音标 英语入门 发音 美语 四级 新东方 七年级 赖世雄 zero是什么意思烟台市福美悦榕湾英语学习交流群

网站推荐

英语翻译英语应急口语8000句听歌学英语英语学习方法

  • 频道推荐
  • |
  • 全站推荐
  • 推荐下载
  •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