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 学英语,练听力,上听力课堂! 注册 登录
> 英语学习 > 英语学习方法 >  内容

英语教学:组间互动交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所属教程:英语学习方法

浏览:

2021年10月08日

手机版
扫描二维码方便学习和分享

互动教学模式研究在国内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其侧重于国外教学经验的总结或转述,缺乏实证研究,更多的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忽略了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笔者目前在某高校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并承担以本校为例探讨互动教学模式在民办高等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的校级课题。组间互动教学是校级课题的子课题,笔者尝试以组间互动教学的方法为研究点,讨论组间互动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并给出提升组间互动效果的应用对策。
  1、互动教学与组间互动。
  互动教学是目前教育界较为热衷的话题,“互动”要求教学主体之间、教学主体与教学环境之间不再是静态的信息展示,而应该是动态的信息传递与分享,是以“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组间互动是互动教学的具体应用,目前研究较少还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本文中组间互动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分组为前提,教师提倡并鼓励组间竞赛与组内合作学习的一种互动教学模式。组间互动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目标的调控下,充分发挥小组内学生间以及小组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让学生“动”起来,而不再陷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去。
  2、大学英语课堂组间互动的实践。
  笔者主要教授大学二年级两个班的大学英语课程,在课题研究期间对所带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班级同学进行分绷以5-6人为一组,每个班级不超过8个小组),对照组班级还是按照原先课程设计的要求进行授课,不做刻意的组间互动教学。实验组班级课堂中注意提倡并鼓励各小组内同学合作学习,并鼓励组间进行竞赛。经过一个学期(四周为一阶段)的研究与探索,发现大学英语课堂组间互动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阶段(1-4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授课效果并不理想。
  实验组班级同学一听到可以分组讨论,非常积极的参与进来。但是发现讨论过程中使用英语进行讨论的同学不多,不少同学开始“私聊”,没能融入到问题当中。为了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和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精心设计了讨论的主题,既确保学生感兴趣又能够贴合教材。在对照组班级,按照以前不变的授课方案进行,学生第一、二周挺适应,当听说实验班进行课堂组间讨论时,也纷纷要求进行课堂组间讨论。可见学生需要有变化的授课方式,对原有单向传递的存在着不满意的情绪。第1-4周观察发现,虽然学生在课堂中上表现非常的积极与主动,讨论较为热烈,但是在组间交流时发现,学生主动交流的情况不理想,对语言的运用也没有达到预期。通过与实验组和对照组班级部分同学的研讨与分析,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1)所分小组松散不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团队。小组间没有明确的目标,小组内学生缺少明确的职责与分工,也缺少合作的意识。部分同学上课依然没有摆脱“你学你的,我玩我的”,没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2)部分讨论话题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不熟悉,没有充分资料准备,很难交流与互动。大部分同学知识面偏窄,学习还处于被动状态“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英语学习还停留在读单词记语法的阶段。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设团队,界定小组成员的位置和责任。根据教学设计和学生情况,为每一个小组设置小组组长1名,小组副组长1名,小组汇报员1名,小组记录员1名和小组监督员1名,共计5人。
  第二阶段5-8周),互动兴趣减退,且组间的分化趋势明显。
  经过一段时间发现,愿意互动交流的就那么几个人,以至于想互动的同学不用你管,不愿意互动的同学我行我素,搭便车现象普遍,课堂控制效果也不甚理想。
  小组内部分成员互动积极,部分成员较为沉闷,且组间互动效果不均匀。分析起来,一方面是班级内有些同学属于性格内向、基础差或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对于互动交流存有胆怯心理。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应该鼓励同学多说,关注其内心感受,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小组成员分配不平均,有些小组基础好的或性格外向的学生较多,而有些小组中学习困难的学生较多,挫伤了部分同学的互动积极性。
  基于此,教师应该持续鼓励同学积极参加互动,把课堂互动与课后辅导结合起来,把课堂学习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结合起来。让汇报的同学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把课堂热烈的互动氛围营造起来。实验组班级由于分组进行资料的搜集与准备,相对于对照组的所有同学“各自为政”
  更有利于教师跟进。
  第三阶段(9-12周),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竞争的学习习惯养成,但组内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大。学习“强者”控制着大部分话语权,个别同学参与性下降。
  随着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深入,各小组讨论时往往是某个学生讲,其他学生听或仅有简单的“yes”o“rno”的回答,各小组好表现的“强者”们纷纷控制了汇报的话语权,组内分化趋势进一步加大。
  这与我们互动教学的初衷有着很大的偏差,教师必须打破个别强势学生垄断小组发言的局面。对照组班级也有类似的情况,愿意回答问题的同学会比较积极的参与,不愿意回答的同学站起来也只是回答“sorry,idon'tknow”.但是,小组内的这种分化不利于小组内的合作学习与组间的竞赛。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力求提高组间互动学习的效果。第一,因人而宜分配任务。首先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同学进行摸底,了解不同学生在听力、阅读、口语、写作上的优势,并分配相应难度的课程任务,这样会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第二,提倡组内合作学习和小组间的竞争学习。在一个大的课程任务中,分成若干的小任务,每个小组负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从纵向或横向的维度进行合作汇报。适当的时候也分组进行辩论或朗诵,让英语学习成为个人的一项技能。第三,团队中互动“强者”与“弱者”
  有效结合,引导小组的“强者”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学会与同学合作完成任务。帮助小组中的“弱者”树立自信心,增强小组责任感,消除与人交往时的自卑和害羞心理,努力提高其英语运用的能力。
  第四阶段(13-16周),互动效果显现,但小组雷同或重复报告浪费课堂时间。
  发展到第四阶段,各小组已经能够独立的进行互动交流与讨论,小组内互动效果显现,组间竞争日趋激烈。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互动的时间也严格控制,要不然会有大量时间浪费在无效的互动上。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学习经历十分相似,很难有新颖的观点与认知,汇报的观点难免会有雷同的结果,各小组汇报的结果大同小异也就变得普遍起来。如何克服此类现象,就需要小组成员在课外时间多些精力收集素材,在更广泛的媒体渠道上获取信息。课前,教师可以根据各小组记录员的记录情况,选出有创造性或代表性观点的2~3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经过一个学期的互动教学,在期末课程的考核中,实验组班级同学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班级同学的平均成绩。实验组班级同学中成绩优秀和良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班级同学的比例,尤其是在“写作”“、阅读理解”专项课程上。
  3、提升大学英语课堂组间互动效果的应用对策。
  通过一个学期的互动教学实践,发现了很多问题,也尝试了不同的应对策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大学英语课堂组间互动的效果。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员参与,一个也不能少,严禁搭便车的现象发生。2)单向传递转向双向沟通,让学生“主动构建”互动场景,主动学习自主学习。3)以评价代替管理,让学生注重互动的过程,更好的享受互动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应付考试。
  4、结束语。
  组间互动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与缺乏持续的学习热情的难题,有利于创建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容易激发师生的全员参与,同时为处理各种突发的课堂要素提供较有效主动的解决办法。尽管如此,组间互动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的热情、亲和力、组织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较多要求,这与教师的教学风格也有较大相关。因此,笔者将进一步探索并完善组间互动教学的组织管理,力图探讨更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

用户搜索

疯狂英语 英语语法 新概念英语 走遍美国 四级听力 英语音标 英语入门 发音 美语 四级 新东方 七年级 赖世雄 zero是什么意思荆门市宜家小区(五一路16号)英语学习交流群

网站推荐

英语翻译英语应急口语8000句听歌学英语英语学习方法

  • 频道推荐
  • |
  • 全站推荐
  • 推荐下载
  • 网站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