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LGBT群体的包容度和法律政策是怎样的

我的几个LGBT朋友计划出国留学,他们在选择目的国时非常关心该国对LGBT群体的包容度和法律政策。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1 个回答

小猴子

  包容度方面

 整体呈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公众对LG*群体的包容度逐渐提高。例如,根据2024年5月美国加州大学威廉姆斯研究所的研究,超过半数(53%)的受访者认为LG*Q群体应该被社会接纳,年轻人、女性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受访者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在日常的邻里关系方面,46%的受访者表示不介意LG*邻居,39%的人比较不介意。

 存在地域差异

一线城市以及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对LG*群体的包容度相对更高。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有更多面向LG*群体的*和社交场所,企业也更注重对多元性取向员工的包容和权益保障。

 *环境相对包容

在*空间中,LG*相关话题的讨论较为活跃,一些公众人物的发声和相关文艺作品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众对LG*群体的理解和接纳。比如蔡依林的《玫瑰少年》等作品,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法律政策方面 

 平等保障基本权利

在法律层面,中国保障LG*群体的平等权利,禁止基于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歧视。例如,在就业方面,《中华人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用人单位不得实施就业歧视。LG*群体在就业过程中如果遭遇歧视,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意定监护制度提供一定保障

虽然中国目前不承认同性婚姻,但意定监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为LG*群体提供了部分法律保障。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这使得同*可以通过意定监护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彼此的权益。

 性别重置手术有条件允许

对于跨性别者的性别重置手术,在符合一定医疗条件和法律程序的情况下是被允许的。同时,跨性别人的权利司法保障也在不断加强,个人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属于一般人格权的保护范围,用人单位不得因劳动者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而实施歧视。 总的来说,中国社会对LG*群体的态度逐渐变得更加包容和理解,法律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以保障他们的基本权利。但同时,中国的法律和社会制度是基于本国的历史文化、社会价值观和*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与一些西方*在LG*相关法律政策上存在差异。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 1 关注
  • 0 收藏,2357 浏览
  • 小飞 提出于 2024-11-07 16:12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