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熊猫的到来与成长:2015年,大熊猫“开开”和“心心”来到澳门安家。


次年,它们的双胞胎宝宝“健健”和“康康”在澳门出生,成为澳门土生土长的*对大熊猫宝宝。


这些大熊猫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成为澳门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2. 饲养员的日常:饲养员莫咏娴和她的同事们每天清晨就开始忙碌,为大熊猫一家准备*的生活。他们的工作包括检查大熊猫的精神状况、喂食、清理*场地、检查空调温度、确保安全以及记录大熊猫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3. 专业培训与交流:为了更好地照顾大熊猫,澳门石排湾郊野公园熊猫馆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建立了交流培训机制。莫咏娴已经多次前往成都学习有关照顾大熊猫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4. 大熊猫的饮食:大熊猫的饮食非常讲究,每天“健健”和“康康”能吃掉大约55公斤的竹子,这些竹子来自广东,属于无污染的有机“广东菜”。每年春夏两季,它们还能享受到从四川空运过来的“川菜”竹笋。
5. 大熊猫的体重管理:莫咏娴提到,大熊猫“健健”和“康康”刚生下来时,体重可以用称水果的电子秤来称。但现在,它们的体重已经分别达到了107公斤和92公斤,需要自己走上地秤去称重。
6. 饲养员的成就感:莫咏娴表示,大熊猫不仅是澳门和祖国内地交流的桥梁,也提升了澳门动物保护的科研水平和民众的环保意识。能照顾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对饲养员来说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
7. 大熊猫与社区的互动:每天都有很多澳门市民和游客参观大熊猫,看着他们脸上开心快乐的样子,饲养员们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